联系人:王老师
联系电话:19103817076
座机1: 0371-65350376
座机2:0371-65351916
6月9日,北京联合大学孤独症儿童教育康复专家王梅教授以及其专家组主要成员张娜老师一行来到郑州慧聪幼儿园开展了为期两天的“孤独症儿童的康复训练”的主题讲座。在场的每一位家长及老师都受益匪浅,让他们对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训练找到了新的希望。
讲座上,王梅教授提出了一个新词——孤独症症候群,即自闭症谱系障碍,是根据典型孤独症的核心症状进行扩展定义的。广泛意义上的孤独症,既包括了典型孤独症,也包括了不典型孤独症,还有阿斯伯格症、瑞特症、童年瓦解症等症状。
王梅教授在慧聪幼儿园为老师和家长传授孤独症康复知识
王梅教授还指出:感知和运动发展异常对儿童的影响是巨大的,而且有大部分自闭症儿童都有感知觉异常这个问题,这也是以后自闭症儿童康复的一个研究方向。
王梅教授现场也对感知和运动发展对孤独症孩子的影响做了讲解。以两道题为例:
1. 我有两个苹果,妈妈有三个苹果,一共有几个苹果?
2. 丽丽有两个苹果,明明有三个苹果,一共有几个苹果?
有大部分自闭症儿童不会做第二道题,因为自闭症儿童找不到“明明”和“丽丽”,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自闭症儿童分不清你、我、他的问题。
那么自闭症儿童为什么分不清你、我、他呢?这主要是因为孤独症儿童学习主要有三个特点:1.视觉性学习、2.共同注意力缺失、3.连不上、变不了。孤独症儿童就像一个视觉性学习的照相机,外界事物的一切变动他们都要一张一张的照下来,不能像摄像机一样可以有连贯性,所以自闭症孩子也常会出现刻板、重复行为等。因为他们都连不上动作路径。
这也就引出了自闭症儿童的动作康复这个概念,对这方面,在孤独症儿童的动作康复领域有独特认识张娜老师对此作了很好的诠释。
张娜老师现场对一名孤独症儿童进行动作教育
任何动作,无论简单或是复杂,都是在神经系统调控下进行和完成的。神经系统对动作的控制具有全程性、协同性和多水平等特点,且脑的调控作用更为突出。小脑和脊髓小脑受损,通常会出现异常的动作症状:如肌肉衰退,动作启动迟缓,计划错误,震颤等等。80年代中期,对发育紊乱的儿童神经研究发现,小脑功能失调与自闭症,威廉姆斯综合症有密切联系。
通过对孤独症儿童的动作评估,我们发现自闭症儿童主要有以下问题:
1. 本体感不足影响情绪的稳定控制,情绪反应敏感影响正常参与班级教学
2. 动作-知觉发展欠佳影响知觉系统平衡发展
3.(发展阶段主要肌肉)肌力不足影响发展阶段的能力发展/稳定控制。如:髂腰肌肌力不足影响骨盆能力发展
4. 肌肉张力增高情况,骨科变形情况
“孤独症儿童与其他特殊儿童相比有自己的动作特点,并表现出不同的动作类型,我们关注到了这些动作问题,并对其开展了以平衡疗法为主的动作训练,在训练中加入了教育要素,保证训练过程中除了矫正并弥补其动作问题的同时,进行心理学习。”张娜老师说。
在训练时,学生的肌肉-骨骼-关节在充分的活动,是本体感补充的过程,也因其缺失的本体感被补充进来,使其躯体感觉更趋向正常,情绪也更加稳定,活动中的参与度也会随之适当提高。在动作训练的过程中要注意自主交往训练的阶段,根据学生的需要,在动作训练中适当加入关注能力、参照能力等的训练。
讲座现场,张娜老师还现场选取了一名自闭症儿童进行说教。现场张老师对一名自闭症儿童进行动作评估,发现孩子问题,并现场教起了老师及家长如何对自闭症儿童进行动作教育指导。让家长和老师很受教育。事后,这名孩子家长激动地对大家说:“刚才张老师孩子指导的这一段时间,我感觉我这个家长做的真的很失败,对孩子的一些问题懂得真的很少,老师在给孩子做指导的[FS:PAGE]时候,我看到孩子高兴的表情,说明孩子感觉很舒服,谢谢张老师的指导,我以后会继续给孩子做这方面的指导,助他早日康复。”
动作训练在孤独症儿童整体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和意义,郑州康达能力训练中心的张桂娥主任说“这次的讲座让我也颇受启发,以后康达也会逐步把动作教育应用到孤独症儿童的康复训练中,也为广大孤独症儿童的康复尽出我们康达的一份力”.
中方园校区:15981846548
共建合作咨询:19103817076(王老师)
地址:郑州市北环路中方园西区50号楼
Copyright© 2022 郑州市康达能力训练中心 豫ICP备11008710号 技术支持:郑州做网站-华久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