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联系人:王老师

联系电话:19103817076

座机1: 0371-65350376

座机2:0371-65351916

社会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消息 > 社会报道

宝宝听力障碍须及早发现

发布时间:2010-12-11 阅读量:287
  “乖巧”的孩子应引起家长的关注
  38岁的林女士喜得贵子,与爱人沉浸在初为父母的喜悦中。6个月大的儿子一向很乖,每天吃得饱,睡得香。虽然早产了两个月,却胖乎乎的,一天,林女士不小心将玻璃杯掉到地上,“啪”地一声震醒了正在熟睡的婆婆,她们以为这一声会把宝宝吓哭,可谁知正在小床上躺着玩的宝宝,对这一声令人不安的响动全然不知。林女士赶快叫来爱人,两人在宝宝身后大声呼唤,又是拍手又是摇铃,可宝宝的反应总让他们失望。焦急的父母立刻带宝宝去医院检查,发现宝宝患了重度感音神经性聋,虽然患病原因还不清楚,但医生建议先戴助听器。
  引起听力障碍的原因多种多样
  谈到这个问题,海军总医院全军耳鼻喉科研究中心的刘阳副主任医师介绍说:我国每年新增聋儿近3万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到1.4亿人,其中30%以上有听力障碍,需要提供服务和帮助;青少年听力健康保护和成年人职业性耳聋的预防和康复,也应当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以下是引发听力障碍的几方面原因:
  遗传因素:遗传性耳聋占所有耳聋病人的50%,并且其中绝大部分为难以治疗的感觉神经性聋,如不能早期发现,往往会严重影响聋儿康复训练的效果。
  药物:庆大霉素是造成中毒性耳聋的主要药品,对耳的前庭和耳蜗有损害,儿童使用庆大霉素会造成不可逆性的听力下降。另外链霉素、卡那霉素、利尿剂、奎宁和氯喹、避孕药、重金属制剂等都是耳毒性药物,应当慎重用以上药物。
  噪声:持久的过强的噪声会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不良的影响,尤其是对听觉器官产生损害,噪声对内耳黏膜和毛细胞有很大的损伤,导致神经性耳聋。
  感染与疾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感冒等疾病可使神经节细胞变性萎缩或发炎溶解;也可能侵犯听神经干,使其发炎或被周围炎症遗留的瘢痕牵拉压迫,有时也可使听神经核的细胞水肿,甚至溶解而导致耳聋。
  外伤:外伤使鼓膜穿孔可造成传导性耳聋;颅脑外伤、内耳受损、突然爆震或气压突然变化可引起神经性耳聋。
  精神及情绪:精神紧张、压力过大及情绪激动可使听力短期内下降造成突发性聋。
  人工耳蜗是目前人体中最成功的人造器官
  刘阳介绍说:人工耳蜗又称电子耳蜗,是一种特殊的声-电转换装置。是目前人体中最成功的人造器官,是迄今为止治疗各种极严重耳聋的唯一有效方法,电子耳蜗好比一个换能器,是模拟人体耳蜗功能的声-电换能装置,将环境中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将电信号传入患者耳蜗,刺激耳蜗残存的听神经,从而产生听觉。所有的人工耳蜗都包括两部分:一是通过手术装入耳内的接收器;另一部分是患者随身携带的耳外部分,包括语音处理器、麦克风、导线及传送器。
  5岁前是人工耳蜗植入的最佳时间
  刘阳副主任医师强调指出:人工耳蜗植入,最佳年龄应为12个月至 5岁,在聋儿5岁前进行是最佳时间,因为孩子听力发育最活跃是在12个月到5岁左右,这时候是接受语言发育最高峰,过了这个阶段接受语言的能力就明显下降了。若术前患者能戴3至6个月的助听器,并进行听力康复训练,将对术后言语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并非所有的患者都适合耳蜗植入
  刘阳建议,符合以下条件的人可考虑人工耳蜗植入:全身健康状况良好,能接受全麻手术,患者本身具有强烈改善听力的愿望,双耳深度感音神经性耳聋(80分贝以上),戴助听器的听觉康复训练3个月无效,可考虑植入手术;先天性和后天性耳聋的患儿,年龄1至 5岁,手术后能配合康复训练,耐心受训,有时间保证的。
  并不是所有耳聋的患者都能行人工耳蜗植入术。有两种禁忌:一是绝对禁忌,包括耳内严重畸形、无耳蜗畸形;严重智力障碍者、无法配合语言训练者;严重精神疾病者;中耳乳突有炎症尚未清[FS:PAGE]除者。二是相对禁忌:身体状况较差者;不可控制的癫痫;康复训练条件不足者。
  及早发现孩子聋不聋
  年轻的妈妈们应注意观察婴幼儿的听觉发育状况。一旦发现婴儿时常抓耳、易激惹和睡眠易醒,对周围声音没反应,不能将头准确转向生源时,就应该去医院进行检查,以便及早治疗或采取相关的措施。一般来说,只有传导性耳聋有可能通过药物、手术治疗恢复部分或全部听力,而其他几种类型的耳聋则需要戴助听器,重度或极重度聋儿和戴助听器无效者,需植入人工耳蜗,才能得到听力与语言的康复。
  孩子耳聋发现得越早越好。发现得早,才能早期戴助听器,早期进行听力语言训练,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聋儿康复的“三早”原则。对于新生儿听力早期检查,可用耳声发射仪,这种仪器可在48至72小时内客观地检测儿童的听力,一般来说,有下面五种情况之一者,就属于听力、语言残疾高危儿:
  1.出生的时候体重低于3公斤;
  2.颈部有畸形;
  3.家族中有遗传性耳聋病人或父母是近亲结婚;
  4.生儿母亲患过性病、梅毒或在妊娠早期患过风疹、单纯疱疹、用过耳毒性药物;
  5.生时不顺利,难产窒息。
  防治耳聋要从孕期抓起
  防治耳聋要从孕期抓起,刘阳副主任医师建议准妈妈们在围产期应注意减少听力损伤,这其中包括:计划妊娠,避免母亲慢性疾病或感染对早期胚胎的影响;扩大产前诊断范围,不局限于染色体疾病诊断;有家族耳聋史夫妇的胎儿应作耳聋基因产前诊断;减少围产期对胎儿、新生儿听力的不良影响因素,如宫内及出生后感染、缺氧、早产、噪声、高胆红素血症等。特别需提醒注意的是,母亲在孕期或孩子在出生后应禁用耳毒性药物。(文/刘江峰)
友情链接:

中方园校区:15981846548

共建合作咨询:19103817076(王老师)

地址:郑州市北环路中方园西区50号楼

Copyright© 2022 郑州市康达能力训练中心 豫ICP备11008710号 技术支持:郑州做网站-华久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