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联系人:王老师

联系电话:19103817076

座机1: 0371-65350376

座机2:0371-65351916

专家答疑

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工作室 > 专家答疑

对“特殊群体教育方法”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0-12-10 阅读量:478

论文关键词:特殊  教育  传统  适应性 

            尊重  兴趣  成功  自信 

            社会  融合  自然  方法  成效


    随着特殊教育事业的不断推进,特殊教育的模式也处于变革之中。传统特殊教育由固定的场所、固定的教师、统一的教材、几乎相同的方法等原有的教育体制、教育模式中的许多理论已日益落后于实践,失去指导意义。现在,各特殊教育的机构在不同的路子上摸索前进,努力创造出自己的“特色教育方法”。事实证明,许多机构优先亮起的“教学特色”牌子,顺应了特殊儿童的发展需要,不仅受到了家长的肯定,同时也使特殊儿童有了基本的生存能力。因此,对特殊教育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教育模式。

    然而,由于各机构对特殊教育的理解层次不同,对“教育模式”作用的认识范围深浅不一,在实际操作中多采用传统式的教学。

一、传统式的教学

    传统式教学是在孩子“思维能力差、学习速度慢”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小步骤、多循环、螺旋式上升”的方法。一般由统一的教材、固定的场所、固定的教师、近乎相同的方法,不论对弱智儿童的教学、脑瘫儿童的教学、还是现在对孤独症儿童的教学,大多都是沿用这一理论。自从事特殊教育工作的这十几年来,沿用这一方法的康复教育之路让我们感到精疲力尽,但训练结果却还是收效甚微。

    康达绿色训练基地成立以来,通过对每个孩子的经过长期观察和不断探索,逐渐摸索并总结出了自己的新观点——自然训练。

二、什么是自然训练

    在自然环境中把ABA、结构化、蒙氏训练等方法的精髓有机地融合灵活应用,让孩子在生活化快乐游戏中不知不觉和训练者互动,在润物细无声中让孩子体验生活的真谛,很自然地引导孩子使之最终回归社会的方法即为自然训练法。

    在自然中尊重孩子→激发兴趣→促其成功→提高自信→激发其快乐心境→愿意学习,即形成孩子主动探索好学的良性循环,即:

    尊重孩子      愿意学习

       ↓            ↑

    激发兴趣      快乐心境

       ↓            ↑

    促其成功  →  提高自信

    弱智儿童、孤独症儿童等孩子本质上大脑已经部分受到损伤,对已损伤的脑细胞我们可能暂时无能为力,但孩子在6岁以前脑细胞的自我代偿修复能力是不可估量的。我们如何帮助孩子点燃内心的火焰,让他们的内在能力就像火山爆发一样,一发而不可收。火山爆发不是时时喷发火焰,而是内部能力聚积到一定程度后从火山口猛然喷出。那么我们如何去聚积孩子内部的潜能呢?他们的能力又是什么?

    一直以来,很多教育者、家长都把重点放在孩子的知识灌输上,认为孩子学习速度慢,小步骤,多循环,螺旋式上升给孩子灌输知识,这不是能量的积累,而是知识的堆积。因此教育者在尽心奋斗、家长在积极配合、孩子在刻苦努力,最终的结果连孩子能真正生活自理(生活自理并不是简单的吃穿拉撒)也成了我们的奢望。但可喜的是我们身边也不乏有象舟舟一样的孩子让人眼前一亮,他们为什么能成功,为什么也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呢?难道他们是按部[FS:PAGE]就班在强迫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成长的吗?不用说大家都知道,舟舟从小是在家庭和社会的有效环境的快乐熏陶不自然成才的。他有对音乐敏感的天赋,他有先天模仿能力强的内在潜质,后天自然环境又给他创造了相应的快乐信息刺激,因此,舟舟是幸运的孩子。

    我们并不要求每个特殊孩子都成为舟舟一样的人才,但孩子最终能生活自理,不给社会家庭增加负担,自己可在力所能及的简单劳作中体验生活的快乐,难道能说他们不是生活中的人才吗?这些生活能力的培养能在封闭式课堂的联想中得到提高吗?通过实践那是很难办到的。因为这些孩子大部分想象能力、联想能力不足,这就决定了他们的学习大多是直观感性的,就像很多人都说21-3染色体的孩子都爱憎分明,你对他好一份,他对你好十份,你故意对他态度不好,他下次就不会理你,他们不论在理解方面,还是情感方面都是很直接的。因此,要帮助孩子,就要尊重孩子的特点,使他们能适应性发展,不能只把他们当作仅仅是学习速度慢的孩子,让他们象蜗牛一样同正常孩子一起在同一条道上赛跑。动物世界和人类的世界有类同的地方,但动物世界比我们自由,没有人要求乌龟必须和兔子一样跑得快,更不会有人要求鱼和鸟一样在天上飞翔。我们人类是高级动物,唯一不同的是,我们具有高级的思维能力和情感,但人和动物一样在能力方面各有千秋,人无贵贱之分,著名文史作家郑逸梅先生说的好,“不与富交我不贫,不与贵交我不贱,自感不贫不贱,就能常处乐境,于身心有益”,特殊孩子同样是“正常人”,为什么要给他们冠上个“弱智”“孤独症”暗示的名字呢?他们只不过和鸟比起来是水中的鱼,和兔子比起来是土里的蜗牛,只要从小给他们创造适应性的环境,他们同样能生活得快乐。试想,我们每个人生活一辈子的目标是什么?难道不是健康和快乐吗?如果按这个目标去要求,对特殊孩子的教育就要给他们适应性的教育,不要把传统式教育模式硬套在他们身上,什么是适应性教育模式?也就是最简单的教育模式——生活化的教育模式,快乐健康的教育模式,适合孩子个性化的教育模式,等等。

    康达现在正在尝试以“社会融合实践式”托养方式对特殊孩子进行自然化适应性教育,我们的教学特点是:

    1、没有固定的课堂,大社会是灵活的课堂;

    2、没有固定的目标,生活实用内容就是目标;

    3、没有固定的老师,在生活实践中遇到的人都是老师;

    4、没有固定的教材,社会化实用物品都是活教材;

    5、没有固定的方法,随机利用社会实践信息给孩子泛化就是方法。

    训练原则:不刻板测试,在观察实践中用心测试;不要刻板考试,要详细记录观察,总结生态多元化训练内容,根据孩子的兴趣基础随景调整。

三、取得的成效

    1、没有固定的课堂,大社会就是灵活课堂。(如:动物园、超市、商场等)。通过以自然生活为教材,让孩子“了解自己——了解他人——了解身边事——了解社会事——了解世界”这样一个系统化的视听语言自然泛化训练模式,已经使得几十名的智力障碍及学习障碍儿童识字量近千,并结合图片可以做简单的阅读。

    2、没有固定的目标,生活实用内容就是目标。抓住生活中每一个环节。(如: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等),引导孩子能正确操作与应用,使之在生活技能方面得到相应提高。

    3、没有固定的老师,在生活实践中遇到的每个人都是老师。最终使孩子与他人之间建立互动意识,以及社交技能与自信心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

    4、没有固定的教材,社会化实用物品都是活教材;通过利用[FS:PAGE]社会化的教材,使孩子认知泛化能力及对它们功能的应用能力得到相应提高。

    5、没有固定的方法,随机利用社会实践信息给孩子泛化就是方法。在不同的环境中,让孩子接受不同的视听觉信息刺激,最终能逐步融入社会环境。比如:19岁的小玉现在可以独立洗衣服、整理房间,辅导能力差的孩子写作业等;20岁的小虎现阶段不仅可以在我们学校的农场从事简单的劳作,还能在社会环境中买菜并正确计价;还会担任保洁的工作等等。

四、总结

    十几年来,我们接触的不仅是16岁以下的特殊孩子,现在康达温馨托管家园正在对16岁至59岁的特殊群体进行生活社会适应能力训练,通过教育方向的转变,在自然生活中开放式给他们创造实践的机会,同样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因此,对特殊人群的康复教育,我们要站在他们需求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不断摸索,真正把握好适合他们发展的教育方向,即:没有固定不变的方法和最好的方法,适合个体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

友情链接:

中方园校区:15981846548

共建合作咨询:19103817076(王老师)

地址:郑州市北环路中方园西区50号楼

Copyright© 2022 郑州市康达能力训练中心 豫ICP备11008710号 技术支持:郑州做网站-华久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