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联系人:王老师

联系电话:19103817076

座机1: 0371-65350376

座机2:0371-65351916

个案分析

当前位置:首页 > 康复教育 > 个案分析

综合家庭与感统训练矫正方案

发布时间:2013-05-24 阅读量:534

  一、个案情况

  姓名:涛涛(化名);性别:女;年龄:4岁。

  根据教师和家长的反映,涛涛(化名)在行为发展方面,注意力极不集中,易受环境影响,自控能力差,容易发脾气,爱哭闹;在语言发展方面,口语发音不清,语言表达不明;在社会交往方面,经常自言自语,无故嬉笑,目光游离,不与人对视,喜欢自己一个人躲在区角独自游戏,平时很少和小朋友交流;在身体发展方面,躯体动作发展比同龄幼儿滞后。

  根据以上情况显示,涛涛(化名)各方面发展水平低于正常水平,认知水平、身体素质及动作技能各方面发展滞后。涛涛(化名)在情绪、行为、社交等方面都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根据以上情况来看,涛涛感觉统合重度失调,前庭觉与触觉失调情况严重。

  二、矫治方案

  (一)感觉统合矫治

  根据涛涛(化名)的情况,为其制定了有针对性的课程帮助其矫治,主要包括前庭功能、触觉刺激与本体感三个方面的训练。

  1 前庭功能训练

  人类的前庭器官是人体对自身运动状态和头在空间位置的感受器。前庭觉必须与平衡感取得协调,才能正确分辨和认识自身的空间位置。前庭系统中的网状组织是帮助大脑保持清醒和警觉状态的重要部分。前庭觉不良的孩子,容易受来自地心引力的干扰,难以维持内在平衡,大脑保持清晰的警觉状态功能出现障碍,就会表现出多动、注意力涣散。同时,孩子还会产生视觉空间判断的障碍,无法判断距离和方向,在人多的地方常有迷失的感觉,因此易出现交往障碍,并由此产生恐惧感和不安全感,引发情绪问题,如,易伤心、生气、过度兴奋等。

  针对涛涛(化名)前庭觉发展不良的情况,为涛涛(化名)设置了多项训练前庭功能的项目,如,滑板爬、滑梯、拍球、独脚椅、趴地推球、平衡台、平衡木、网缆、圆筒、阳光隧道、木马、跳床等。其中,圆筒项目是一个通过有节奏地摇摆或旋转来刺激前庭感觉的项目。一开始,涛涛(化名)对前庭的刺激非常敏感,常常大哭大闹,甚至尖叫不止。为了缓和涛涛(化名)的情绪,教师尝试让她自己用双手轻轻推动地板以带动身体旋转,或是拉着旁边的绳子来摇摆自己,而不是由老师推动旋转。同时,老师创设轻松的情境,告诉涛涛(化名)“我们坐宇宙飞船到迪士尼去”,并在旋转的过程不停地与她讲话聊天,缓解她紧张的情绪,使其逐渐适应前庭刺激的训练。主动参与的过程促进了涛涛(化名)的顺应性反应,进而达到了改善其感觉统合功能的效果。

  2 触觉刺激训练

  对于触觉感失调的孩子,任何细微的刺激都会引起他们的反应,他们由于忙于应付各种触觉刺激,因而无法集中注意力。触觉感不良的孩子还易受各种触觉刺激的干扰,情绪不稳定,容易紧张,爱哭,害怕人多的地方,比较孤僻,不会交朋友。这些症状在楚楚身上表现得很明显。楚楚的小动作多,爱吃手指、咬指甲,嘴唇、脸部抽动等,这正是由于其嘴巴部位触觉过度敏感。触觉感失调还造成涛涛(化名)听觉辨识不全,影响发音组织的小肌肉发展不足,进而形成音感差及发音不正确的问题,致使语言发展迟缓。

  感觉统合理论认为,人类大脑从初生阶段开始接受不同水平的触觉刺激,并且能够进行细腻的辨识和记忆,触觉刺激对于儿童神经系统整体感觉的统合以及感觉认知、感觉运动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为了改善

  涛涛(化名)在情绪、交往、语言发展等方面的问题,老师设置了以下触觉训练项目:滚垫、大笼球、软垫挤压、触觉球、球池、阳光隧道等。在训练中,涛涛(化名)对触觉的需求非常强烈,喜欢触觉的刺激和摩擦,而且经常出现用脸蹭地板、用手力抓触球、习惯性倒地的动作。涛涛(化名)的这些反应说明,老师选取的触觉刺激物是较为适宜和恰当的,但似乎还不能满足孩子的需要。因此,老师延长了对背部、腹部、腕部、手部、脚部和脸部[FS:PAGE]等部位触觉训练的过程,并且加强了口腔周围皮肤的摩擦,改善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如,在球池里,老师与涛涛(化名)一起玩捉迷藏游戏,涛涛(化名)将身体全都埋进球堆里躲起来,让老师去寻找,涛涛(化名)很喜欢这个游戏,玩得很投入。老师也有意识地让涛涛(化名)与同伴一起玩,引发同伴互动,改善她的交往能力。

  3 本体感训练

  本体感是人对自己身体的感觉,例如手眼协调、体脑协调等。本体感不足的孩子,手脚笨拙,动作缓慢拖拉,身体运动能力较差。另外,由于控制小肌肉和手脑协调的脑神经与控制舌头、嘴唇、肌肉、呼吸和声带的神经是相通的,所以,本体感不足还会造成孩子的大脑对舌头、嘴唇、声带的控制不灵活,容易造成语言障碍,如语言发展迟缓、发声不清等。

  在本体感训练中,老师选择了独脚椅、跳床、平衡台、滑板、平衡木等项目对涛涛(化名)实施矫正治疗。在训练的初始阶段,涛涛(化名)坐在独脚椅上无法平稳地抬脚,走在平衡木上摇晃得厉害,玩滑板时身体无法协调。这是由于动作的目标超出了合理性范围,涛涛(化名)无法理解身体感受到的信息,对自己能否获得身体平衡缺乏足够的认知,因此无法完成训练项目的动作。为此,在进行本体感训练前,老师为涛涛(化名)提供了一些基本的本体感受活动,如让涛涛(化名)扶着老师的手坐在独脚椅上,试着将脚离地做踏步状,感受坐在独脚椅上的平衡控制,自发形成顺应性反应。

  顺应性反应是个体为实现特定目标而发出的目的性动作,幼儿顺应性的水平是反映平均治疗效果的重要性指标。幼儿的顺应性反应不是强制发生的,而是对适当情境的动作反应。只有当个体对身体感觉和前庭平衡反馈具有正确理解时,才能习得顺应性反应。所以,老师积极创造恰当、适宜的矫治情境,调动涛涛(化名)的积极情绪和内在动机。如,在平衡木训练中,老师将走平衡木说成是去“旅行”,将各段平衡木分别形容成踩在“软软的草地”上,蹚过“凉凉的小溪”,看到“圆圆的鹅卵石”,踏在“柔滑的细沙”上,跨过“高耸的山峰”……当游戏结束时,告诉涛涛(化名)“美好的旅行结束了”。在整个训练过程中,涛涛(化名)能根据老师的指导参与游戏,不仅让足底的触觉得到刺激,而且其视觉、听觉、空间想象力也得了到有效的整合。

  (二)家庭角度:家园教育协作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的配合对孩子的感觉统合能力的培养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应当加强对家长的育儿指导,帮助家长更新观念、改善自身状况、调节家庭氛围和家教方式,增进亲子关系。针对涛涛(化名)的家园教育协作,老师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第一,在训练前,让涛涛(化名)的父母了解育儿新知识和方法,帮助家长解放思想,正确认知儿童感觉统合失调;

  第二,请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多给孩子动脑动手的机会,学会理解孩子,多鼓励、表扬,耐心帮助孩子树立自信;

  第三,定期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感觉统合训练和家庭教育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和帮助,针对性改善感觉统合训练方法;

  最后,针对孩子感觉统合失调的具体情况,要求家长睡前帮孩子做半个小时的全身按摩,多带孩子到户外活动,多让孩子进行跳跃、游泳等活动。

  三、成效说明

  在训练初期,涛涛(化名)经常自言自语且无故嬉笑,且有脸部反复抽动的现象;触觉需求强烈,喜欢触觉的刺激和摩擦,经常出现一些“不良”动作,如,用脸蹭地板、手用力抓触觉球、习惯性倒地等动作;注意力不集中,经常处于游离状态,老师跟她讲话要重复多次才能得到反应,从不与小朋友沟通或互动;语言表达不清,对老师的问题只能用“好”“不好”“知道”等词语来回应,自发语言少,且很少有完整的句子表达。

  到了训练中期,涛涛(化名)训练的积极性逐[FS:PAGE]渐增强,动作协调性较之前有所提高,注意力也有所改善,对老师的指令开始有反应,且能回应并积极配合;与老师的交流增多,有了表达的欲望,语言变多,喜欢问问题;非常喜欢老师的拥抱,经常主动用脸蹭老师的脸,但在同伴交往上还是不主动,不善于与同伴进行言语和行为上的交流;说话刻板重复,会不停地多次说同一句话;情绪敏感,固执己见,认定事情不容改变,否则会以发脾气或哭闹来反抗。

  经过两个周期40次的训练,涛涛(化名)的情绪得到明显改观,活泼、开朗了许多,脾气也缓和了,开始懂得讲道理;语言表达欲望与能力逐步提高;动作协调性增强;交往能力有所提高;接受信息能力也提高了,对他人的指令、周围事物有了较为明确的反应。

  四、反思与建议:

  1、感觉统合训练对发育迟缓儿童发展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同时也是非常必要的,这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得某项动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取得运动以外的效果,即促进发育迟缓儿童的身心发展。

  2、建议以后在训练发育迟缓儿童的时候,可以采取密集、长期的感觉统合训练,最好在学校和家庭都可以进行训练,进而强化训练的效果。

  3、在训练中结合游戏,多项训练相结合,更加有利于孩子全身心的投入训练,提升他们的训练兴趣和积极性。

  4、训练前认真分析发育迟缓儿童的状况,涉及的训练内容一定要有针对性。

友情链接:

中方园校区:15981846548

共建合作咨询:19103817076(王老师)

地址:郑州市北环路中方园西区50号楼

Copyright© 2022 郑州市康达能力训练中心 豫ICP备11008710号 技术支持:郑州做网站-华久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