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联系人:王老师

联系电话:19103817076

座机1: 0371-65350376

座机2:0371-65351916

治疗经验

当前位置:首页 > 康复教育 > 治疗经验

孤独症孩子的情绪调节

发布时间:2011-06-07 阅读量:308

  孤独症孩子的情绪时刻影响着孩子自身注意力、观察力、做事主动性、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等软性能力的发展,我们在提高孩子各项能力的同时,切不可忽视孩子情绪的变化。通过对课堂上孤独症孩子情绪变化的观察和调节,及与家庭环境中的表现相结合,将行之有效的方法和大家分享。

案例:浩南,三岁,孤独症倾向

情绪现状:自我情绪调整较差,对外界适应性稍差,不安感、焦虑感较明显,特别是既定的行程或者生活常规改变时,会有明显的情绪变化。


应对情况1----睡眠问题:不愿一个人睡觉,入睡较困难有情绪问题出现。

应对方法:通过认知的改变来改善浩南的睡眠常规---如:给孩子画出或者拍照制作出相关的生活故事书---睡觉的时候,先脱衣服,然后盖被子,最后不吵也不闹,静悄悄睡觉。

然后在每天睡觉前,妈妈讲给孩子听两到三遍,并夸奖故事书的人物,同时起到亲子阅读的效果。

效果:孩子在一周后即可自己入睡,并在相关情景中表达故事书中的语句,如:睡觉时告诉妈妈---我不吵也不闹,静悄悄睡觉啦。相关情绪问题消退。

心得:孤独症孩子生活规范的树立,可通过图卡、字卡来解决,特别是生活故事书的形式,将相关的正强化内容在孩子理解的基础上,潜移默化的渗透到生活中去,以起到情绪调节的作用。


应对情况2----下课时哭闹:听到下课铃,就开始着急找妈妈,并情绪焦虑、哭闹。

应对方法:因为课程的更改,晚上不必再加课,孩子害怕放学后会像以前一样--妈妈和老师交流后离开,而老师带他再上一节课。于是引导者利用--孩子在现场看到他人得到正强化,而逐渐自我调控情绪,并加入正性语言的强化--看,清源没有哭,清源去找妈妈啦!

小俊没有哭,小俊去找妈妈啦!所以浩南不哭,浩南可以去找妈妈啦!

并让同伴等他拿好书包,和他手拉手离开教室。

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明白放学后,收拾好自己的物品,和同伴拉好队,就可以离开教室去找妈妈。

有的时候妈妈有事来迟---既定的行程或时间略有改变,孩子也会有明显的不安情绪,所以同时加入故事书的正性影响,在课堂上和家庭中给孩子讲托班书《妈妈一定会来接我的》,让孩子在理解的基础上玩角色扮演的游戏。

效果:一周后较少哭闹,会在听到放学铃后告诉老师:“老师放学啦!去找妈妈吧?”并在老师应允后收拾书包,走出教室。情绪较之前稳定了许多,并逐渐学会自我调节。

心得:不要在孤独症孩子出现情绪问题时,一味的去单纯安慰,要给孩子正确的行为范例及正性的语言辅导,让孩子能够在自我意识和理解性改善的基础上,学会自己调节情绪,不做“心随境转”,而学“境随心转”。

友情链接:

中方园校区:15981846548

共建合作咨询:19103817076(王老师)

地址:郑州市北环路中方园西区50号楼

Copyright© 2022 郑州市康达能力训练中心 豫ICP备11008710号 技术支持:郑州做网站-华久科技